网站首页 > 百合栽培> 文章内容

上海林地菌业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

※发布时间:2016-8-17 18:25:5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崇明县建设镇在打造“农林产业特色镇”的同时,积极引导和支持林下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探索。上海林地菌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林地菌业合作社”)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通过前期的小规模试验及探索,以及在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致力于林下经济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14年,共计培训指导周边农户200人次。目前已有15家农户自愿加入合作社,计划栽培20万棒香菇,预计年收益在50万元左右。

  依托科技发展壮大

  注册资金500万元、现有社员20多名的林地菌业合作社,与崇明国家森林公园毗邻,基地内主要种植公益林和经济林,总面积800余亩,其中公益林占地600多亩。

  2012年,在市、县农业部门的撮合下,林地菌业合作社与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两年多来,林地菌业合作社科研人员和外聘专家开展了小规模的林下食用菌品种筛选试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技术保障。2014年,林地菌业合作社林下经济食用菌实现了规模化发展,确立了“以香菇和黑木耳为主栽品种,小规模试验其他品种”的生产经营方略,建成了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00亩,简易微喷设施基本覆盖。其中包括50个林下食用菌栽培大棚(占地40亩),林下食用菌露地栽培60亩。当年规模化栽培香菇和黑木耳分别达到35万棒和15万棒,实现总产值300万元,一举成为目前本市最大的林下经济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

  以林养菌以菌促林

  林下食用菌种植,是一种以林为主的农林复合共赢的林下经济模式,实现了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的转变,形成了多维立体产业经济结构。

  一方面,林下食用菌种植在充分利用闲置的林下空间的同时,以林地剪枝、间伐和淘汰的林木等下脚料为原料,粉碎装袋成为菌菇生长的培养基质,生产优质的食用菌类产品。这样,既增加了林地的产出,又实现了林地废料的再利用。

  另一方面,林下食用菌产业实现了“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循环链:一是优越的林地资源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林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有利于菌类生产。而且林下郁闭度达到75%以上,种植食用菌可以不使用遮阳草苫,降低了食用菌生产成本支出。二是在食用菌生产管理中,需要对土地平整清理和灌水保湿,从而对林地起到了以耕代抚、增湿保湿、改善土壤的作用。尤其是食用菌收获后的培养基料是林木生长不可多得的优质有机肥料,增加了土壤肥力,促进了林木生长。

  示范带动合作共赢

  林地菌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示范带动、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通过示范样板田,引导周边农户开展林下食用菌种植,并无私地传授种植技术。2014年共计培训指导周边农户200人次。目前已有15家农户自愿加入合作社,计划栽培20万棒香菇,预计年收益在50万元左右。为进一步加大推广宣传力度,今年,镇农技中心还以林地菌业合作社为培训基地,开设30名农户参加的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培训班,林地菌业合作社也预留了林下食用菌栽培场地及林下大棚,以利于培训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有意向的农户提供方便。林地菌业合作社在积极引导农户的同时,并承诺回收农户生产的食用菌产品,无偿为农户提供销售渠道,解决农户后顾之忧。

  开拓市场促进增收

  林地菌业合作社林下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以林为主,保护第一的原则,在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和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利用生态林、公益林发展林下经济。据了解,目前,建设镇共拥有各种林地9000多亩,其中大都是适合栽培食用菌的平原速生林。林地菌业合作社将依托全镇的林地资源,积极探索适合崇明县生态林地生长的优质食用菌,积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林下经济新模式。在依托上海大市场、开拓产品销售渠道和模式的同时,不断加强林下食用菌生产基地基础设施与生产能力建设,并充分发挥已有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与优势,不断丰富食用菌品种,为打造“农林产业特色镇”和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不懈的努力。

  记者忻才康通讯员顾忆龙施玲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