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医用百合> 文章内容

在那百合花开的地方(组图)

※发布时间:2020-9-24 3:44:4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绝美艳妇走进素有百合之乡美誉的七里河区,这里的美丽,不仅因为有百合花的娇艳绽放,更因为这里“创建宜居新、打造现代中心区”的全面推进而带来的整洁和清新。

  近年来,七里河区将“六大经济板块”明确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支撑,实现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率先进入“2万元时代”。而在一个个惠及民生的工程中,七里河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挥了城乡经济的金融纽带作用,有效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普惠度,走出了一条信贷支农、产业富民的新子。

  最近,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传来消息,市七里河区的“百合”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着百合将发挥品牌效应,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带动百合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其实,早在今年8月,振兴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百合源”品牌就成功入选“全国百强百佳农产品”。

  暮秋初冬,在七里河区南部山区,山坡地里随处可见农民们采挖百合的忙碌景象。“一斤十五六块,一亩地能收入1万多。”正在地里忙碌的西果园镇青岗村村民许宪有告诉记者,他家种了26亩百合,按当前行情算下来一亩三年生的百合收入近2万元。许宪有是种植百合的老户,他家靠种植和加工运销百合,不仅盖起了二层小洋楼,还建起了冷库购置了小轿车。老

  许乐呵呵地说:“我靠百合了富裕,全靠农信社惠农贷款的支持!”近几年,七里河联社累计为许宪有发放近百万元惠农贷款支持其扩大百合种植和加工运销,目前,许宪有年均生产运销百合2.5万斤以上、收入近10万元。

  七里河区西果园镇是大名鼎鼎的百合之乡,在西果园镇扎根30多年的农信社,早已和当地的农民成了一家人,谁家发展产业有资金需要,他们就用最快的时间办理贷款,用最诚恳的态度接待每一位客户,甚至在农忙时节,信贷员会背着包把农民急需的资金送到地头。真诚的服务,换来了农民的信任和感激。村民豆秀兰收购百合,资金周转不灵时,她就从信用社贷款。豆秀兰说的贷款是信用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就是农民发展生产不需要任何抵押、,仅凭个人信誉,就可以直接从信用社取得小额信用贷款。

  近年来,西果园信用社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支持当地特色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对他们来说,农民的发展早就和自己的发展融为一体。农信社在西果园镇创新推出的农户信用贷款就是按特色农产业发展的惠农信用贷款,农信社首先为农民评定发放贷款信用证,确定每户的贷款额度。一张小小的贷款信用证,在农中的分量可不轻,他们把它看成是信誉,看成是自己的“存折”。有了贷款信用证,就等于在信用社里存了一笔钱。西果园堡子村的李文全就有一张信用社的贷款信用证,他的信用等级一次最高可以贷出8万元。李文全家里种着六七百亩的蔬菜、一百多亩药材,时常为资金周转不灵而烦恼。从2008年开始,他就循环使用信用贷款来弥补周转资金不足。信用贷款总是在他扩大生产规模时帮上大忙。目前,西果园镇已经有413户农民有了贷款信用证,仅今年上半年就发放贷款314万元。

  走进许宪良新建的百合加工厂,几位工人正在装车,一车发往广州的真空包装鲜百合整装待发。年逾不惑的许宪良种植、加工百合已有十多年,种植面积也达到了30余亩,年加工鲜百合上百余吨,百合干十多吨,年收入达50万元。过去,许宪良在家里加工百合,规模上不去,工艺陈旧。今年在农信社的涉农贷款支持下,老许建起了800平米的新厂区,引进了全自动烘干生产线,还新建了冷库,解决了百合储存问题。今年老许发往广州、等地的订单线多吨。许宪良告诉记者,从当初种植和加工百合就与农信社打交道,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农信社的全力支持,近三年七里河联社的累计信贷支持已有近20万元。

  “全区农民收入的四成以上来自百合产业。”七里河区百合产业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百合已成为七里河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后山农民摆脱贫困、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去年全区百合产量达到2.53万吨,实现百合纯收入达5.2亿元,农民人均百合纯收入达4960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1279元的44%。今年,在各项政策扶持和农信社惠农贷款的帮助下,百合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区百合留床面积达5.26万亩,种植户达到10954户。

  有了惠农贷款的支持,目前,七里河区已发展百合加工企业近百家,建成百合冷藏库39座,储量可达2128万公斤。同时,百合深加工产品开发取得了进展,科技含量高的无硫百合干、百合粉、百合果酥、百合花、百合花蕾等产品都已研发试制成功。这位负责人介绍,百合产品不仅与、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开展建立了联营或销售业务,而且远销我国、澳门和日本、韩国、美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随着宏观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日益重视,最早发力的农信社一直注重提升小微金融服务,从规模扩张到服务质量提升,从当初的小微企业贷款扩展到涵盖小微企业结算和财富管理的全面金融服务。

  11月13日一大早,农信社土门墩分社主任赵琴来到了钢材市场挨家挨户回访客户调查市场经营效益情况。

  钢材经销商张贵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到现在的年销售钢材两万多吨,营业额6000多万元,如今在钢材市场张贵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了。提起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张贵动情地说:“多亏了农信社的支持,没有他们我的钢材生意恐怕早就做不下去了,更别提会有如今可观的效益。”

  张贵讲了一件令他至今难忘的事,那是2008年钢材市场经历的一次大波动,此前所有的钢材经销都是由厂家先给经销商供货,待销售后才付款;那年厂家突然要求先款后货,意味着没钱就做不成生意了。当时我接了一个80吨钢材的订单,苦于没有进货资金,眼看着到手的生意做不成,当时我着急的几天几夜没合眼,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农信社,七里河联社在详细了解情况后迅速解决了50万元资金,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有了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我和农信社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尽管钢材市场萧条,但张贵有了农信社的400万元信贷支持后,他的钢材生意却做得游刃有余。

  “信用社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很给力,好比是及时雨。”正保商贸公司总经理汤振斌这样对记者说。

  早在2009年,经营多年钢材营销的汤振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接到了第一笔订单,但是需要100万元的启动资金。刚刚起步的正保商贸公司没有什么抵押物,其他银行都将他拒之门外,在汤振斌一筹莫展之际,七里河信用社创新推出的“钢贸通”联保贷款雪中送炭,为他带来了第一笔起步资金。

  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成为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但是市七里河区土门墩蓝海物流钢材市场里的小微企业就很幸运,它们在七里河信用社推出的“钢贸通”贷款的帮助下,获得资金上的支持,企业得到发展壮大。

  据介绍,七里河信用社针对小微企业推出的“钢贸通”贷款不需要抵押,企业自愿组成联合体,通过自主协商后“联保贷款”向银行申请贷款授信,“钢贸通”贷款审批手续简便,不需要额外提供资产。汤振斌提交贷款资料一周后,就拿到了急需的100万元。

  80后的于艇是申圆物资公司总经理,创业至今,于艇很能够体会到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苦楚。自市七里河信用社推出“钢贸通”联保贷款后,他和其他三家企业组成联保体,循环向信用社贷款。于艇感慨:“以前因为资金少,好多优质的项目做不了,有信合‘钢贸通’贷款的支持,企业才能发展得这么快!”

  小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而小微企业成长壮大后,又反过来回馈信用社。赵琴说:“扶持小企业壮大,跟信合也形成了更加忠诚的合作,达到了企业和银行的共赢。”

  甘肃乾圆商贸公司女经理郑常华经营着一家钢材铺面,提起农信社助力小微企业发展,郑常华侃侃而谈,过去,我们小微企业因为没有抵押物,贷款的事情想都不敢想,现在有了农信社的鼎力支持,大的订单就可以放心去接,竞标的底气也足了。近两年来七里河联社给郑常华的信贷支持已达400多万元帮助购置商铺扩大经营,目前乾圆商贸年销售额达到了9000多万元;因此,郑常华从心眼里感激农信社:农信社的“钢贸通”联保贷款切实解决了小微企业的资金难题,为企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初冬的阳光照进黄峪信用社的大厅里,不时有村民前来办业务。这两年,黄峪乡的村民靠着种植大棚蔬菜,收入可观。过去黄峪乡的产业底子薄、村民们的经济收入低,靠什么来增收致富?村民们在想,乡在想,这里唯一的一家金融机构—信用社也在想。黄峪乡离市区很近,种植大棚蔬菜,为市场供应蔬菜,是一个脱贫致富的好子。可是,种植蔬菜建棚的投入大,农民手头没有钱,也没有什么可以抵押的财产。“希望勤劳致富的农民,我们一定要全力支持。”黄峪信用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实际情况,信用社按照经济发展及信用情况,为农户确定贷款额度,给农民发放贷款信用证。

  有了贷款信用证的农民就好比拥有了一本“贷款存折”,什么时候需要贷款,就什么时候去取钱,有钱时随时。在信用贷款的帮助下,黄峪乡很多农民因此建起自己的蔬菜大棚,发展起自己的养殖业,生活富裕起来。

  村民汤生发家有两个大棚种着西红柿,每天往送菜,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去年还给家里盖了新房子。今年开春,蔬菜大棚里的塑料、草帘子需要换新的,也该买化肥了。可是刚刚盖了新房的汤生发手头却没钱了,他一点都没犯难,从信用社贷了2万元,什么都不耽误。夏天,西红柿成熟了,汤生发卖了西红柿,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轻松还上了贷款。

  这几年来,农信社把广大农民的金融需求作为业务发展的着力点,适时调整信贷投向,努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真诚的付出,自然会有收获。黄峪乡的村民们富了,黄峪信用社也得到发展壮大。这个乡镇小信用社,2002年存款还不足1000万,到去年已经达到1.2亿元。

  不仅是黄峪信用社,近年来七里河区联社不断加大全民创业扶持力度,在西果园、黄峪乡、阿干镇等乡镇,广大群众争相创业,人人争着当老板,涌现出大批“乡村工厂”、“家庭车间”,区域经济逐步激活。

  甜甜百合公司经理马元智是西果园镇袁家湾村村民,该村以百合种植、加工运销为家庭主要收入的占到80%。十年前,甜甜百合公司成立之初就得到了农信社的100万元信贷支持,近3年七里河联社累计信贷支持达到130多万元。目前,甜甜百合年加工鲜百合1500吨,无硫百合干40吨,年实现利润3000多万元,每年旺季公司就业工人五六十人,今年在农信社的支持下公司又新拓展了百合醋加工、百合鸡的饲养,目前市场行情看好。

  金强瓜子经销部环夫妇做大板瓜子生意十四五年了,这些年七里河联社累计信贷支持已有一千多万元。年销售大板瓜子1500吨,销售额近2000万元,年纯收入达到了200万元,小瓜子做成了大买卖。今年在七里河联社的支持下,环夫妇又建成了一个占地35亩的加工厂,目前已形成集大板瓜子的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瓜子经销部。

  金港城糖酒市场目前共有商户1200户,是目前最大的糖酒、副食、茶叶、干鲜批发市场,整个市场约有90%的商户均受到农信社的信贷扶持。全市场商户结算业务基本上都在农信社。鑫顺调味品批发部的女经理柴军从该市场建成之初就开始了调味品生意,从几万元的信贷支持开始,农信社扶持柴军的调味品生意越做越好。近两年有了农信社的三户联保贷款,柴军的调味品生意发展很快,年毛利都在一千多万元。糖酒市场总经理郑永聂介绍,占地130多亩的金港城糖酒市场是在农信社近一亿元资金的支持下筹建发展壮大的。

  今年以来,七里河农信社继续服务“三农”的旨,按照“存款立社、贷款兴社、管理助跑、效益引航”的工作思,紧密结合七里河区经济金融运行形势和发展特点,持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不断提高经营管理质量,切实改善金融服务水平,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经营效益稳中有升。

  为了落实“创新手段、稳固本土、外拓市场”的发展思,该联社深度挖掘本土资源,努力拼抢外部市场,使存款稳步增长。扎实开展“金马迎春”存款百日竞赛活动。还推出了“增利宝”营销产品,上半年组织定期存款6.1亿元。

  为了全面提升网点服务质量,该联社聘请上海一家咨询管理机构开展网点服务质量提升,合力打造一流标杆网点,该活动使网点内部设施摆放更为规范,营业更为舒适和美化,员工的服务礼仪、文明用语、仪容仪表、服务效率得到规范和提高,网点整体服务水平得到普遍提升,客户的归宿感和依存度进一步增强。从而加快了新业务拓展,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上半年累计布放POS机387台,营销“卡”28482张,网银签约5031户,交易金额达到14元。同时在省联社科技部门的支持下,成功实现联社系统与公共资源交易厅招标系统的有效对接,为拉近银企关系,也成为下半年主要存款增长点。

  为了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去年西果园信用社前期试点的基础上,该联社及时调整工作思及措施,扩大推广面,处在农业区的彭家坪信用社、花寨子信用社已全面进行推广。目前,已评级授信1640户,授信总额10850万元,用信657万元,较年初净增183万元。发放农户贷款270687万元,农业区“一卡在手、资金不愁”的局面已初步形成,信用社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旨进一步得到体现。同时按照“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的原则,扎实开展企业评级授信工作。半年为245户中小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通过信用等级的评定,客户的守信意识、规范意识、忠诚度明显增强。为了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该联社继续在钢材市场推广“钢贸通”和小企业“三方联保贷款”,上半年发放钢贸通贷款123户,发放金额5.48亿元;其中,小企业联保贷款120户,金额5.11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延伸金融服务是农信社近年来的不懈追求,因此,该联社积极在大型院校、消费较为集中的商场布放POS机,营销卡,积极开办网银、手机银行,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开展“金融进市场、进社区、进千家万户”的“三进活动”,加快社区银行组建进程,在延伸金融服务的同时,促进发卡量快速增加。

  市七里河农信社成立50多年来,立足社区服务“三农”,已成为联系广大城乡居民,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经过多年的奋斗发展,目前,该联社共有40个营业网点;已设立20家离行式自助银行、14台三农服务终端;布放2990台POS机,机构网点遍布全区城乡。承担着全区2乡4镇9个街道56万城乡居民的金融服务工作,现已成为七里河区分布最广、营业网点最多、支农力度最强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为了发挥信用社扎根本土、服务“三农”的优势。近两年该联社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推广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同时将西果园镇确定为推广村镇,已评级授信农户为1381户,授信额为7454万元,发放农户小额信贷430万元。同时与区、就业局、妇联联合开办再就业小额贷款,目前已发放贷款481户3796万元,惠及再就业人员800多人。今年,该农信社继续落实“理事长工程”,加快三农终端布放,前十个月新设立便民金融服务点7家,总数达到15家,金融空白乡镇实现了全覆盖。

  近年来,七里河农信社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微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创新信贷营销和管理机制,收到存贷款量猛增、不良贷款下降、经营效益好转、社农“双赢”的良好效果。七里河信用联社一位负责人表示,以长远的眼光发现和培育小微客户,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享受到现代化高品质金融服务。因此,农信社还帮助小微企业客户通过农信社这个平台,实现企业与服务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信息和业务渠道,小微企业既能从农信社得到融资贷款,又能从中获得更多商业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七里河农信社以省联社“1235”战略为指针,服务“三农”的旨,以支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己任,近年来大力支持百合加工、奶牛养殖、高原夏菜等特色农业,大力支持“三农”及中小企业发展,尤其针对区域特点推出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小企业联保贷款”、“钢贸通”等特色信贷品牌深受广大客户好评,为地方经济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今年9月末,全区各项存款余额达到87.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0亿元,其中涉农贷款达到41.7亿元,占各项贷款的69.5%,普惠金融得到了社会的认同,被誉为“七里河区城乡居民自己的银行”、“老百姓自己家的银行”。先后被省联社党委、甘肃银监局、七里河人民等上级部门和地方党政机关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不仅因为政策导向,而且也是农信社和发展的需要。农产业的需求就是农信社的发展战略重点,破解三农融资难,才能激发高效农产业发展的活力。因此,农信社必须创新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七里河农信社一位负责人坦言,在金融竞争较为充分的时代,三农金融服务要走专业化、精细化的新子,着力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在服务小企业业务组织架构、制度体系、特色产品、运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持续的探索和创新。

  记者在七里河联社采访时,看到一位年轻员工在优质文明服务上这样表述:我大学毕业后带着自己的理想加入了信用联社这个团结奋进的团队。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通过自己在基层网点的实际学习、工作和生活,深刻地认识到农信社的根在农村,枝叶在城镇。优质文明服务是一座桥梁,维系着信合人与客户的互信、互助之情。作为农信社的年轻一代,我们要常怀的心,把“服务三农”,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常记心头,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继承。唯有我们青年一代对信合事业的强烈感和责任感,才能使优质文明服务之花如绚丽的百合花一样绽放得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