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百合趣闻> 文章内容

老人回忆过中秋节趣事

※发布时间:2017-11-26 21:34:1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88岁的肖群出生在昌乐,现在住在潍城区三友华锦苑小区,忆往昔,中秋节除了赏月和“念月”,她印象最深的则是“拜月”和“送月”。

  肖群说,行“拜月”仪式前要将自家打扫一遍,算是对神明的和。随后,她的父母会在供桌上摆上“月儿”和一些水果,放上香炉点上香,一家人面朝东南方向,双手看着月亮祈求到年底平平安安。

  “那时候仪式结束后,我们兄弟姐妹都会争着吃这些‘供品’。”肖群笑着说,老人称孩子吃了就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其实那时候家里不富裕,主要是为了“解馋”。

  还有“送月”,最早的时候“送月”只能是姥姥送给自己的外甥,后来亲戚也都互相赠送,而肖群家则是送给孩子,寓意健康平安。“一开始我们都是送‘月儿’,到了后来才开始送月饼。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如果能吃上一个月饼,是一年当中最幸福的时刻了。”肖群说,那时候的月饼比较大,她有五个孩子,便将一个月饼分成五块,孩子们都舍不得吃,会将月饼藏起来。有一次她在打扫卫生时,还发现一个孩子藏在橱柜上的月饼。

  家住奎文区潍州街道幸福街社区64岁的翟玉民是地地道道的老潍县人。在她的儿时记忆中,中秋除了吃月饼,最重要的是提前做好白圆的“月儿”,姐妹们结伴“蒸月”“念月”。

  翟玉民排行老三,每当中秋节前几天,便会和姐姐妹妹一起准备发面、擀面、买红枣等。因为家庭条件一般,只有过节才能吃上白面,因此中秋“蒸月”是一件令她期待又兴奋的事。

  “月儿”是用面粉做成的大饽饽,两个圆形的大饽饽中间则夹着红枣。“蒸月”时,最重要的是就是发面团,起码要发两三个小时。翟玉民的姐姐为了好看,还会用地瓜面或玉米面做成一个个花朵点缀在,再用剪刀在周围做出花边。她们蒸的“月儿”又大又好看,特别惹眼。几个女孩子比较文静,中秋节当晚一起聊天赏月,而家里家外的一些男孩子比较调皮,看到她们的“月儿”后,会跑过去把的枣或花朵抠掉拿走。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习俗几乎已经消失了。前几年,翟玉民还自己“蒸月”,但是一家人再也找不回那种氛围了,吃起来也是“索然无味”。

  推荐: